消泡剂添加到泡沫体系中,会向气液界面扩散,使具有稳泡作用的表面活性剂难以发生恢复膜弹性的能力。泡沫排液的速率可以反映泡沫的稳定性,添加一种加速泡沫排液的物质,也可以起到消泡作用。在气泡表面疏水固体颗粒会吸引表面活性剂的 疏水端,使疏水颗粒产生亲水性并进入水相,从而起到消泡的作用。
某些能与溶液充分混合的低分子物质,可以使气泡表面活性剂被增溶、使其有效浓度降低。有这 种作用的低分子物质如辛醇、乙醇、bing醇等醇类,不仅可减少表面层的表面活性剂浓度,而且还会溶入表面活性剂吸附层,降低表面活性剂分子间的紧密程度,从而减弱了泡沫的稳定性。
消泡作用分“抑泡”、“破泡”两种形式,但统称为消泡剂。当体系加入消泡剂后,其分子杂乱无章地广布于液体表面,抑制形成弹性膜,即终止泡沫的产生。当体系大量产生泡沫后,加人消泡剂,其分子立即散布于泡沫表面,快速铺展,形成很薄的双膜层,进一步扩散、渗透,层状,从而取代原泡膜薄壁。由于其表面张力低,便流向产生泡沫的高表面张力的液体,这样低表面张力的消泡剂分子在气液界面间不断扩散、渗透,使其膜壁迅速变薄,泡沫同时又受到周围表面张力大的膜层强力牵引,这样,致使泡沫周围应力失衡,从而导致其“破泡”。不溶于体系的消泡剂分子,再重新进入另一个泡沫膜的表面,如此重复,所有泡沫,全部覆灭。
MPO消泡剂
1.性状
MPO消泡剂是一种聚氧烯烃脂肪醇醚,属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。
2.制备原理
MPO消泡剂是以脂肪醇为起始剂,KOH为催化剂,由环氧bing烷开环聚合及环yang乙wan加聚而成。MPO聚醇醚的聚合一般可采用二种方法。以环氧bing烷开环聚合为例:一种是分批加法,即把脂肪醇、一环氧bing烷、KOH一起加入聚合釜中,搅拌、加热升温至反应温度,直至整个反应结束;另一种是滴加法,即把脂肪醇和KOH加人聚合釜中搅拌、加热升温至反应温度,然后多次将环氧bing烷加入聚合釜反应。分批加法的特点是操作不当易产生爆聚。滴加法的特点是操作安全,不易产生爆聚,但聚合温度较高,操作较麻烦。MPO聚醇醚采用分批加法进行聚合比较合适。
姓名: | 汪工 ( 销售经理 ) |
手机: | 18938231365 |
业务 QQ: | 896168424 |
公司地址: | 东莞市中堂镇吴家涌村北王公路39号东侧 |
电话: | 0769-88118030 |
传真: | 0769-88118030 |